青島心理咨詢師為您解讀好文:
弗洛伊德區(qū)分了兩種性對象愛戀選擇,簡單說一種是依戀,一種是自戀。依戀是按照幼時依戀的對象----一般是母親,作為選擇的標準;另一種是自戀,按照自己的形象作為選擇的標準。
我認為從廣義上說對于自身的回溯或認可都是一種自戀,那么蘿莉控基本上就是對自己幼時形象的愛戀。這種愛戀比對自身性格或形體形象的愛戀要發(fā)展的更成熟,僅僅是對于“整體或普遍“的形象(小、弱、單純)等抽象的愛戀。
問題就在于這種“整體或普遍性”。這個問題的分析就不能通過個人的歷史去分析,而要對社會意識形態(tài)的分析,或者說這是一種社會性格。
封建社會強調孝道,孝道的外表是以父母為中心,內里是君王為中心。擇偶的標準基本上是以母親形象為范本,母儀天下,就是用母親的形象為天下表率,這里面就有潛在的引導。
而當今中國社會,特別是計劃生育的推行,導向了一個家庭以孩子為中心的社會結構,這種建構之下,孩子在社會中的形象無可替代,或有甚者,流行的觀念認為:一切為了孩子。
這種形象的樹立,必然以孩子的形象為引力的中心,導致了蘿莉控的盛行,而宅男的身份本質也是個孩子,所以宅男成為蘿莉控就是對自身的認可。發(fā)生的條件就越發(fā)充分。
上一篇:
虛空的樂章